
楓涇污水處理廠于2015年建設,上海楓涇污水處理廠采用較為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AAO高效沉淀池D型濾池, 其設計規模為1.8萬立方米/日, 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1.8萬立方米/日,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設計,項目投資近15704.7萬元,背景概況:金山楓涇污水廠一期工程設計規模1.4萬立方米/日,于2004年9月建成并投入運行,出水執行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隨著楓涇城鎮規模和工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污水廠日均處理污水已經超負荷運行。 楓涇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地點:位于一期工程的東北側,用地面積為22691.2m2,占地1500m2。 建設規模:規模:二期工程擴建規模為1.8萬m3/d,原一期工程升級提標改造,規模由1.4萬m3/d減量至1.0萬m3/d。 工程總投資:估算15704.7萬元。資金由區財政籌措。 建設內容: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1座,綜合反應池(初沉池1座、AAO反應池1座、二沉池2座、加藥間1幢合建),中間提升泵房1座,高效沉淀池1座,D型濾池1座,紫外消毒渠1座,鼓風機房及配電間1座,污泥儲泥池1座,輔助生產用房1幢,污泥料倉1座,生物除臭裝置4套,以及相應的配套電氣、自控和機械設備等;同時對一期相應建、構筑物進行升級提標改造。 污水處理工藝:采用AAO+高效沉淀池+D型濾池處理+紫外消毒工藝。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至七仙涇。 除臭工藝:預處理區、生化區、污泥區采用加罩生物除臭工藝,脫水機房采用離子除臭工藝。除臭設計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廠界(防護帶邊緣)廢氣排放二級標準。楓涇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了周圍水體環境,對治理水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