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十七冶參建的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投產后運行狀態良好,工程質量優良,日處理污水量平均達8萬噸以上,高峰期達13萬噸,據有關專家及兄弟城市同行認定,其污水處理成效達到國內領先和華東一流水平,日前該項工程榮獲安徽省建設工程“黃山杯”獎。
馬鞍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是現代化的花園式工廠,F代化的污水處理生產線排列有序,風格各異的辦公樓、操作室等建筑物掩映在綠樹鮮花叢中,使人很難想象這里是污水匯集的處理工廠。
馬鞍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采用的是卡魯塞爾2000型氧化溝處理工藝。其設備工藝流程是:城市污水由湖西路污水泵房,通過管道進入二污廠廠區,提升后進入透水井,經細格柵,進入鐘氏沉砂池處理,然后進入選擇池、厭氧池,再流入氧化溝。污水經缺氧、好氧處理,放入二沉池沉淀后,進入加氯接觸池,消毒后排入雨山河。今年5月底土建工程完工后,從6月份開始,設備安裝按照節點迅速推進,經過4個月的苦戰,所有設備全部到位。由于他們既抓工期,又抓質量,設備調試獲得了一次性成功。
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采用現代化的環保系列排污新技術,污水在池中首次沉淀,分離雜物,然后進入二沉池二次沉淀。污水在廠區內經過17.3小時的處理流程,最后進入排出口,流入雨山河,匯入長江。入口處黑褐的污水經一系列環節的處理后,輸出口的水流已顯得清澈、透明,能見度可達到1米左右。
馬鞍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自建成投產后,生產線質量優良運行良好,其處理后的排放水體中COD(化學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指標,優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二級標準,部分指標達一級標準。十七冶為家鄉馬鞍山的環保事業奉獻了一個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