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10
申請日:2022.03.23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1/127(2019.01)I
摘要
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本發明涉及醫療廢水處理系統技術領域,格柵池設置在臭氧氧化池的左側,污泥池設置在臭氧氧化池的后側,格柵池內通過隔板前后分隔呈三個腔室,機械格柵設置在最后側的腔室內,貯泥罐設置在污泥池內,柵渣輸送管固定設置在污泥池的內側壁上,輸料管穿置在貯泥罐的側壁下端,離心脫水機設置在污泥池內,通風管穿置在蓋板上;其在臭氧氧化池的基礎上增設污泥池,并在其中設置污泥輕化設備,進而實現各處理池中的污泥的集中處理,同時其設置的臭氧氧化池能夠對抗生素類大分子進行破壞,防止在進行生物反應時對微生物群落產生抗藥性,設備整體添加了廢氣收集裝置及低噪音的氣泵,顯著提高廢氣處理能力。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它包含臭氧氧化池(2)、膜生物反應池(4)、消毒池(5),其中臭氧氧化池(2)、膜生物反應池(4)、消毒池(5)從左至右依次相連設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格柵池(1),所述的格柵池(1)設置在臭氧氧化池(2)的左側;污泥池(3),所述的污泥池(3)設置在臭氧氧化池(2)的后側,且污泥池(3)夾設在格柵池(1)與膜生物反應池(4)之間;機械格柵(11),所述的機械格柵(11)設置在格柵池(1)內,格柵池(1)內通過隔板前后分隔呈三個腔室,機械格柵(11)設置在最后側的腔室內,且機械格柵(11)的左端向下傾斜設置,格柵池(1)的右側壁后端開設有柵渣排出口(12),機械格柵(11)的右端與柵渣排出口(12)貫通設置,格柵池(1)的左側壁上位于機械格柵(11)的左側上方設置污水進口;污泥管(14),所述的污泥管(14)為三個,且分別設置在格柵池(1)的三個腔室的下部,污泥管(14)穿置在格柵池(1)的側壁上,且污泥管(14)上串聯設置有污泥泵;貯泥罐(31),所述的貯泥罐(31)設置在污泥池(3)內,污泥管(14)的出口端穿置在貯泥罐(31)的側壁上端;柵渣輸送管(13),所述的柵渣輸送管(13)固定設置在污泥池(3)的內側壁上,柵渣輸送管(13)的上端與柵渣排出口(12)貫通設置,柵渣輸送管(13)的下端插設在貯泥罐(31)的上端口內;輸料管(33),所述的輸料管(33)穿置在貯泥罐(31)的側壁下端,且輸料管(33)上串聯設置有污泥泵;離心脫水機(34),所述的離心脫水機(34)設置在污泥池(3)內,輸料管(33)的出口端與離心脫水機(34)的進口端貫通設置;蓋板(6),所述的蓋板(6)覆蓋設置在格柵池(1)、臭氧氧化池(2)、膜生物反應池(4)、污泥池(3)上;通風管(7),所述的通風管(7)穿置在蓋板(6)上,且通風管(7)上串聯設置有氣泵(8);等離子發生器(9),所述的等離子發生器(9)串聯設置在通風管(7)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貯泥罐(31)內設置有攪拌裝置(32),污泥管(14)的出口端與柵渣輸送管(13)的出口端均設置在攪拌裝置(32)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氧化池(2)內設置有反應罐(23),反應罐(23)的進口端通過水泵與格柵池(1)貫通連接,臭氧氧化池(2)內設置有臭氧發生器(21),臭氧氧化池(2)內設置有氣液混合泵(22),氣液混合泵(22)的進氣端通過管道與臭氧發生器(21)貫通連接,氣液混合泵(22)的進水端通過管道穿置在反應罐(23)的側壁下端,氣液混合泵(22)的出水端通過管道穿置在反應罐(23)的側壁上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生物反應池(4)內設置有膜組件(41),膜組件(41)的下方設置有曝氣盤(42),且曝氣盤(42)設置在膜生物反應池(4)內,膜生物反應池(4)通過水泵與反應罐(23)的出水端貫通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池(5)內通過隔板分隔呈前后兩個腔室,其中消毒池(5)內位于隔板的前側設置有次氯酸鈉發生器(51),且次氯酸鈉發生器(51)的出口端上串聯設置有計量泵,消毒池(5)位于隔板的前側通過水泵與膜生物反應池(4)貫通設置,消毒池(5)內位于隔板的后側設置有脫氯機(52)。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抗生素去除效果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其在臭氧氧化池的基礎上增設污泥池,并在其中設置污泥輕化設備,進而實現各處理池中的污泥的集中處理,同時其設置的臭氧氧化池能夠對抗生素類大分子進行破壞,防止在進行生物反應時對微生物群落產生抗藥性,設備整體添加了廢氣收集裝置及低噪音的氣泵,顯著提高廢氣處理能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它包含臭氧氧化池、膜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其中臭氧氧化池、膜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從左至右依次相連設置,它還包含:
格柵池,所述的格柵池設置在臭氧氧化池的左側;
污泥池,所述的污泥池設置在臭氧氧化池的后側,且污泥池夾設在格柵池與膜生物反應池之間;
機械格柵,所述的機械格柵設置在格柵池內,格柵池內通過隔板前后分隔呈三個腔室,機械格柵設置在最后側的腔室內,且機械格柵的左端向下傾斜設置,格柵池的右側壁后端開設有柵渣排出口,機械格柵的右端與柵渣排出口貫通設置,格柵池的左側壁上位于機械格柵的左側上方設置污水進口;
污泥管,所述的污泥管為三個,且分別設置在格柵池的三個腔室的下部,污泥管穿置在格柵池的側壁上,且污泥管上串聯設置有污泥泵;
貯泥罐,所述的貯泥罐設置在污泥池內,污泥管的出口端穿置在貯泥罐的側壁上端;
柵渣輸送管,所述的柵渣輸送管固定設置在污泥池的內側壁上,柵渣輸送管的上端與柵渣排出口貫通設置,柵渣輸送管的下端插設在貯泥罐的上端口內;
輸料管,所述的輸料管穿置在貯泥罐的側壁下端,且輸料管上串聯設置有污泥泵;
離心脫水機,所述的離心脫水機設置在污泥池內,輸料管的出口端與離心脫水機的進口端貫通設置;
蓋板,所述的蓋板覆蓋設置在格柵池、臭氧氧化池、膜生物反應池、污泥池上;
通風管,所述的通風管穿置在蓋板上,且通風管上串聯設置有氣泵;
等離子發生器,所述的等離子發生器串聯設置在通風管上。
優選地,所述的貯泥罐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污泥管的出口端與柵渣輸送管的出口端均設置在攪拌裝置的上方。
優選地,所述的臭氧氧化池內設置有反應罐,反應罐的進口端通過水泵與格柵池貫通連接,臭氧氧化池內設置有臭氧發生器,臭氧氧化池內設置有氣液混合泵,氣液混合泵的進氣端通過管道與臭氧發生器貫通連接,氣液混合泵的進水端通過管道穿置在反應罐的側壁下端,氣液混合泵的出水端通過管道穿置在反應罐的側壁上端。
優選地,所述的膜生物反應池內設置有膜組件,膜組件的下方設置有曝氣盤,且曝氣盤設置在膜生物反應池內,膜生物反應池通過水泵與反應罐的出水端貫通設置。
優選地,所述的消毒池內通過隔板分隔呈前后兩個腔室,其中消毒池內位于隔板的前側設置有次氯酸鈉發生器,且次氯酸鈉發生器的出口端上串聯設置有計量泵,消毒池位于隔板的前側通過水泵與膜生物反應池貫通設置,消毒池內位于隔板的后側設置有脫氯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格柵池內增設隔板,進而形成可進行多級過濾的腔室,在起始端腔室內設置機械格柵,進而方便對廢水中的固廢進行集中清理;
2、設置污泥池,并且在污泥池內設置離心脫水機,同時設置貯泥罐,進而實現對機械格柵上固廢的收集,對格柵池、臭氧氧化池、膜生物反應池、消毒池內沉積的污泥的集中收集,并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
3、設置臭氧發生器,進而通過臭氧對初步過濾完成的廢水進行消毒,同時破壞廢水中的大分子鍵,對廢水中的抗生素進行破壞,接著進行生物反應,從而在對廢水進行生物降解時,避免抗生素對生物群落產生抗藥性。
(發明人:李家祥;魯晶;梁友平;譚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