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26
申請日:2023.12.22
分類號:C09D127/06(2006.01)I;C09D127/12(2006.01)I;C09D183/04(2006.01)I;C09D127/18(2006.01)I;C09D7/61(2018.01)I;C09D7/65(2018.01)I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PVC80~100份、氟碳樹脂20~30份、去離子水30~60份、二氧化鈦納米顆粒3~13份、聚硅氧烷5~10份、硝酸鈦5~10份、有機硅烷5~10份、固化劑1~2份、消泡劑5~8份、穩定劑1~3份、抗氧化劑0.01~0.05份,交聯劑1~3份、疏水劑1~3份、硅丙乳液4~6份、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6~10份、增韌劑5~8份、增稠劑0.5~1份。本發明該抗污膜利用了氟碳樹脂、聚硅氧烷和有機硅烷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出色的抗污性能。氟碳樹脂具有優異的防污染能力,聚硅氧烷和有機硅烷能夠增加涂層的耐磨性和耐化學性。因此,該抗污膜在保護房建板材表面免受污染物侵害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PVC80~100份、氟碳樹脂20~30份、去離子水30~60份、二氧化鈦納米顆粒3~13份、聚硅氧烷5~10份、硝酸鈦5~10份、有機硅烷5~10份、固化劑1~2份、消泡劑5~8份、穩定劑1~3份、抗氧化劑0.01~0.05份,交聯劑1~3份、疏水劑1~3份、硅丙乳液4~6份、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6~10份、增韌劑5~8份、增稠劑0.5~1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氟碳樹脂、有機硅烷、聚硅氧烷、消泡劑、硅丙乳液、去離子水送入攪拌設備,在500~600r/min的轉速下攪拌20min,得到混合物A;S2:硝酸鈦、二氧化鈦納米顆粒、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交聯劑、消泡劑、去離子水送入攪拌設備,在500~600r/min的轉速下攪拌20min,在攪拌至10~15min時滴入穩定劑,得到混合物B;S3:將PVC、去離子水、抗氧化劑、疏水劑、固化劑、置于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并加熱至70~110℃,在混合開始的第12、24、36min時加入三分之一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添加完成后滴入增韌劑和增稠劑,在700~800r/min轉速下混合40~60min,制得抗污膜混合物;S4:取建筑板材并將其表面打磨拋光,清洗烘干后,采用浸漬法在步驟S3中制得的抗拉膜混合物中提拉成膜,成膜后送入到干燥箱內固化,即在板材表面形成抗污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穩定劑分2~4次加入到混合物中,每次間隔3~5min,滴速為10滴/min。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加熱的速度為5~12℃/min。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增韌劑和增稠劑的滴速為12~15滴/min。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后停機靜置2~6min。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固化溫度為115~120℃,固化時間為80~100min。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抗污膜,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PVC80~100份、氟碳樹脂20~30份、去離子水30~60份、二氧化鈦納米顆粒3~13份、聚硅氧烷5~10份、硝酸鈦5~10份、有機硅烷5~10份、固化劑1~2份、消泡劑5~8份、穩定劑1~3份、抗氧化劑0.01~0.05份,交聯劑1~3份、疏水劑1~3份、硅丙乳液4~6份、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6~10份、增韌劑5~8份、增稠劑0.5~1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房建板材用抗污膜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氟碳樹脂、有機硅烷、聚硅氧烷、消泡劑、硅丙乳液、去離子水送入攪拌設備,在500~600r/min的轉速下攪拌20min,得到混合物A;
S2:硝酸鈦、二氧化鈦納米顆粒、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交聯劑、消泡劑、去離子水送入攪拌設備,在500~600r/min的轉速下攪拌20min,在攪拌至10~15min時滴入穩定劑,得到混合物B;
S3:將PVC、去離子水、抗氧化劑、疏水劑、固化劑、置于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并加熱至70~110℃,在混合開始的第12、24、36min時加入三分之一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添加完成后滴入增韌劑和增稠劑,在700~800r/min轉速下混合40~60min,制得抗污膜混合物;
S4:取建筑板材并將其表面打磨拋光,清洗烘干后,采用浸漬法在步驟S3中制得的抗拉膜混合物中提拉成膜,成膜后送入到干燥箱內固化,即在板材表面形成抗污膜。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S2中,穩定劑分2~4次加入到混合物中,每次間隔3~5min,滴速為10滴/min。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S3中,加熱的速度為5~12℃/min。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S3中,增韌劑和增稠劑的滴速為12~15滴/min。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S3中,加入混合物A和混合物B后停機靜置2~6min。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步驟S4中,固化溫度為115~120℃,固化時間為80~100min。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抗污性能優越:該抗污膜利用了氟碳樹脂、聚硅氧烷和有機硅烷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出色的抗污性能。氟碳樹脂具有優異的防污染能力,聚硅氧烷和有機硅烷能夠增加涂層的耐磨性和耐化學性。因此,該抗污膜在保護房建板材表面免受污染物侵害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耐熱性和耐候性好:抗污膜中的氟碳樹脂和聚硅氧烷等組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耐候性,能夠在高溫和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保持穩定性和性能。這使得房建板材在長期使用中能夠維持抗污膜的功能和外觀。
膜層附著力強:在制備過程中,通過將混合物A和混合物B交替添加到建筑板材表面并固化,可以實現膜層與基材的良好附著。這樣可以確?刮勰ぴ谑褂弥胁灰讋冸x或脫落。
制備工藝簡單:該制備方法采用了相對簡單的工藝步驟,包括攪拌混合、涂覆和固化等。這使得制備過程更加高效和可控,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提供綜合性能:抗污膜中的多種成分相互配合,能夠提供綜合性能,如耐磨性、抗化學性、耐候性和耐污染性等。這使得房建板材能夠在各種環境條件下保持良好的外觀和性能。
(發明人:李多;梅納赫姆·埃利梅萊赫;繆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