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12
申請日:2023.07.10
分類號:C02F3/28(2023.01)I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具體涉及厭氧反應設備領域,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夾持膜,所述罐體的頂端插接有輸料管口,厭氧反應發生在廢水和污泥顆粒接觸的過程中,隨著弧形夾持塊旋轉至觸壓桿接觸,致使外置弧形翻滾板的弧形表面順著觸壓桿的接觸而通過夾持轉桿位于外置軌道塊和內置軌道塊之間進行翻轉,而由于內置弧形翻滾板和外置弧形翻滾板的表面為弧形表面,致使污水發生厭氧反應時,翻轉的污水能夠更快的引導反應氣體導向罐體的上方被排出,同時翻轉后的污泥顆粒容易上浮至污水上方形成污泥床,不再堵塞下方的出水口,從而便于對污泥顆粒的收集,以及厭氧反應后的氣體收集。
權利要求書
1.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包括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夾持膜(3),所述罐體(1)的頂端插接有輸料管口(2);所述罐體(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分隔架(5),所述定位分隔架(5)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對應旋轉桿(6),所述對應旋轉桿(6)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夾持架(7),所述定位夾持架(7)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多組關于定位夾持架(7)的外表面呈環形狀態設置的弧形夾持管(8),所述弧形夾持管(8)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內部開設有第一滑軌的外置軌道塊(9),所述弧形夾持管(8)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內部開設有第二滑軌的內置軌道塊(10),所述外置軌道塊(9)、內置軌道塊(10)與弧形夾持管(8)連接處開設有一個貫穿的圓孔,所述外置軌道塊(9)的一端轉動連接有呈張開狀的弧形夾持塊(18),所述弧形夾持塊(18)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兩組弧形表面的外置弧形翻滾板(17);所述內置軌道塊(10)遠離弧形夾持塊(18)的一端轉動連接有內置弧形翻滾板(24),所述內置弧形翻滾板(24)與弧形夾持塊(18)之間固定連接有夾持轉桿(22),所述夾持轉桿(22)位于外置軌道塊(9)與內置軌道塊(10)之間的圓孔處轉動連接有固定安裝在圓孔內的中空轉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夾持塊(18)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底端滑動連接有兩組彈簧桿(26),兩組所述彈簧桿(26)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27),所述彈簧桿(26)的一端鉸接有螺紋定位插桿(3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定位插桿(31)遠離彈簧桿(26)的一端鉸接有壓力推板(28),所述壓力推板(2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鉸接塊(29),所述鉸接塊(29)的一端鉸接有推行桿(3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多組弧形安置板(15),所述弧形安置板(15)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觸壓桿(16),所述觸壓桿(16)位于一組弧形夾持塊(18)的上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應旋轉桿(6)位于電機與定位分隔架(5)之間固定連接有轉輪(12),所述定位分隔架(5)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多組定位卡合桿(13),所述轉輪(12)的外表面通過開設的槽孔轉動連接有傳輸轉帶(1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轉帶(14)饒接在多組定位卡合桿(13)和轉輪(12)的外表面,所述定位分隔架(5)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螺紋定位插桿(31),所述定位分隔架(5)的頂端通過螺紋定位插桿(31)固定連接有螺栓定位塊(1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應旋轉桿(6)位于定位夾持架(7)與定位分隔架(5)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分網(19),所述第一過濾分網(19)的外表面開設有多組第二過濾管口(21),所述螺栓定位塊(1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過濾分網(2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過濾分網(20)的內部開設有多組第一過濾管口(4),所述第二過濾分網(20)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多組與第二過濾管口(21)對齊的彈簧桿(26),所述彈簧桿(26)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彈射塊(25)。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通過隨著弧形夾持塊旋轉至觸壓桿接觸,致使外置弧形翻滾板的弧形表面順著觸壓桿的接觸而通過夾持轉桿位于外置軌道塊和內置軌道塊之間進行翻轉,而由于內置弧形翻滾板和外置弧形翻滾板的表面為弧形表面,致使污水發生厭氧反應時,翻轉的污水能夠更快的引導反應氣體導向罐體的上方被排出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PP材質厭氧反應罐,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夾持膜,所述罐體的頂端插接有輸料管口,厭氧反應發生在廢水和污泥顆粒接觸的過程中,在厭氧狀態下產生的沼氣(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內部的循環,廢水通過布水裝置均勻地引入罐體的內部;
所述罐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分隔架,所述定位分隔架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對應旋轉桿,所述對應旋轉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夾持架,所述定位夾持架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多組關于定位夾持架的外表面呈環形狀態設置的弧形夾持管,所述弧形夾持管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內部開設有第一滑軌的外置軌道塊,所述弧形夾持管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內部開設有第二滑軌的內置軌道塊,所述外置軌道塊、內置軌道塊與弧形夾持管連接處開設有一個貫穿的圓孔,所述外置軌道塊的一端轉動連接有呈張開狀的弧形夾持塊,所述弧形夾持塊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兩組弧形表面的外置弧形翻滾板;
所述內置軌道塊遠離弧形夾持塊的一端轉動連接有內置弧形翻滾板,所述內置弧形翻滾板與弧形夾持塊之間固定連接有夾持轉桿,所述夾持轉桿位于外置軌道塊與內置軌道塊之間的圓孔處轉動連接有固定安裝在圓孔內的中空轉塊,電機帶動對應旋轉桿旋轉時,對應旋轉桿帶動弧形夾持管旋轉,弧形夾持管通過外置軌道塊和內置軌道塊帶動弧形夾持塊以及內置弧形翻滾板正常旋轉攪拌,致使罐體內部的所有污泥顆粒與污水充分攪拌實現厭氧反應。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夾持塊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滑動連接有兩組彈簧桿,兩組所述彈簧桿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桿的一端鉸接有螺紋定位插桿,隨著弧形夾持塊旋轉至觸壓桿接觸,致使外置弧形翻滾板的弧形表面順著觸壓桿的接觸而通過夾持轉桿位于外置軌道塊和內置軌道塊之間進行翻轉,而由于內置弧形翻滾板和外置弧形翻滾板的表面為弧形表面,致使污水發生厭氧反應時,翻轉的污水能夠更快的引導反應氣體導向罐體的上方被排出,同時翻轉后的污泥顆粒容易上浮至污水上方形成污泥床,不再堵塞下方的出水口,從而便于對污泥顆粒的收集,以及厭氧反應后的氣體收集。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螺紋定位插桿遠離彈簧桿的一端鉸接有壓力推板,所述壓力推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鉸接塊,所述鉸接塊的一端鉸接有推行桿,隨著弧形夾持塊的翻轉,堆積在上方或者準備下沉的污泥與推行桿接觸,推行桿通過污泥的壓力而帶動壓力推板擠壓沿著固定板的表面向外張開,隨著彈簧的彈力大于壓力會對污泥進行擠壓,進而加速其分離,從而加速污泥床的形成,提高厭氧反應效率。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罐體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多組弧形安置板,所述弧形安置板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觸壓桿,所述觸壓桿位于一組弧形夾持塊的上方。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對應旋轉桿位于電機與定位分隔架之間固定連接有轉輪,所述定位分隔架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多組定位卡合桿,所述轉輪的外表面通過開設的槽孔轉動連接有傳輸轉帶,電機作為驅動帶動對應旋轉桿進行旋轉時,由于對應旋轉桿作為攪拌機構,其承受較重的廢水,則對應旋轉桿旋轉時依靠轉輪旋轉傳輸轉帶。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傳輸轉帶饒接在多組定位卡合桿和轉輪的外表面,所述定位分隔架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螺紋定位插桿,所述定位分隔架的頂端通過螺紋定位插桿固定連接有螺栓定位塊。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對應旋轉桿位于定位夾持架與定位分隔架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分網,所述第一過濾分網的外表面開設有多組第二過濾管口,所述螺栓定位塊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過濾分網。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過濾分網的內部開設有多組第一過濾管口,所述第二過濾分網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多組與第二過濾管口對齊的彈簧桿,所述彈簧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彈射塊,污水通過攪拌加速厭氧反應與包含顆粒污泥或絮狀污泥的污泥床接觸,在污泥層形成的一些反應后的氣體附著在污泥顆粒上,向罐體頂部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擊罐體頂端三相分離器氣體反射板的底部,引起附著氣泡的污泥絮體脫氣,氣泡釋放后污泥顆粒將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而氣體則經過罐體與外部連接的排氣機構排出。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隨著弧形夾持塊旋轉至觸壓桿接觸,致使外置弧形翻滾板的弧形表面順著觸壓桿的接觸而通過夾持轉桿位于外置軌道塊和內置軌道塊之間進行翻轉,而由于內置弧形翻滾板和外置弧形翻滾板的表面為弧形表面,致使污水發生厭氧反應時,翻轉的污水能夠更快的引導反應氣體導向罐體的上方被排出,同時翻轉后的污泥顆粒容易上浮至污水上方形成污泥床,不再堵塞下方的出水口,從而便于對污泥顆粒的收集,以及厭氧反應后的氣體收集;
2、隨著弧形夾持塊的翻轉,堆積在上方或者準備下沉的污泥與推行桿接觸,推行桿通過污泥的壓力而帶動壓力推板擠壓沿著固定板的表面向外張開,隨著彈簧的彈力大于壓力會對污泥進行擠壓,進而加速其分離,從而加速污泥床的形成,提高厭氧反應效率;
3、電機作為驅動帶動對應旋轉桿進行旋轉時,由于對應旋轉桿作為攪拌機構,其承受較重的廢水,則對應旋轉桿旋轉時依靠轉輪旋轉傳輸轉帶,傳輸轉帶依靠多組定位卡合桿的引導使對應旋轉桿保持定位在中央,從而實現了提高了對廢水攪拌的穩定性;
4、攪拌后的污水通過厭氧反應后,需要將剩余的污水排出,對應旋轉桿繼續旋轉,第一過濾分網旋轉加速沉于底部污泥顆粒以及污泥塊的活動,使水能夠順利從第二過濾管口和第一過濾管口內排出,同時第一過濾分網旋轉至與第一過濾管口與第一過濾分網對齊時,污泥被堵住,而水流順利流向下方與外部部件連接釋放,對應旋轉桿繼續旋轉至彈射塊對齊第二過濾管口時,彈射塊通過彈簧桿從壓縮狀態恢復至彈性狀態,對堵塞的污泥進行撞擊,從而實現了防止分割組件被污泥堵住而無法使污水順利與污泥顆粒分離,造成反應產物處理失敗。
(發明人:韓冬冬;張凱;高磊;王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