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4.05
申請日:2023.12.29
分類號:B01D21/06(2006.01)I;B01D21/18(2006.01)I;B01D21/24(2006.01)I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屬于建筑污水處理裝置技術領域。包括池體組件、穩流組件、清污組件、分流組件和放污組件,數組主池體并排連接,每組主池體的內頂部都連接有穩流筒,外部的污水在進入主池體前,可先進入到穩流筒中進行穩流,且經過出水拖槽分散至主池體的內腔中;污水在主池體內靜置沉淀后,可對污水中的污泥與廢水進行分離,上層被分離的廢水可通過分流管排出;且在廢水排出完成后,可通過驅軸帶動主旋軸以及刮板的旋轉,刮除沉淀在主池體內腔底面的污泥,且在驅軸旋轉的同時,還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絞龍的旋轉,防止污泥在放污管中堵塞,且可高效的完成下層污泥的排出。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包括池體組件(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穩流組件(2)、清污組件(3)、分流組件(4)和放污組件(5);池體組件(1)包括主池體(101),穩流組件(2)包括穩流筒(201),清污組件(3)包括主旋軸(302),分流組件(4)包括分流接管(402),放污組件(5)包括放污管(502)、絞龍(504)和出污連管(508);數組主池體(101)并排設置,每組主池體(101)的底部都連接有出污孔(105),穩流筒(201)位于主池體(101)內頂部,主旋軸(302)豎向的旋接在主池體(101)內部,主池體(101)的前端連設有可旋轉的驅軸(307),主旋軸(302)的底端連接有刮板(304),且刮板(304)與主池體(101)的內腔底面貼合,數組主旋軸(302)的軸頂端都與驅軸(307)的頂端傳動連接,分流接管(402)與數組主池體(101)的側壁下端連接,放污管(502)固定連接在出污孔(105)的底端,絞龍(504)豎向的旋接在放污管(502)內,且數組絞龍(504)的軸底端都有驅軸(307)的底端傳動連接,每組放污管(502)的側下端都連接有出污管(507),出污連管(508)連接在出污管(507)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池體組件(1)還包括支腳(102)和側連接座(104),每組主池體(101)的外底面都固定連接有支腳(102),數組主池體(101)的頂端共同的固定連接有頂連接板(103),側連接座(104)固定連接在主池體(101)的前端側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主池體(101)的內腔底面連接有斜面槽(106),出污孔(105)連接在斜面槽(106)的底端,且主池體(101)的內腔底面與斜面槽(106)的內底面均為倒錐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穩流組件(2)還包括進水管(202),穩流筒(201)的頂部與頂連接板(103)的底面固定連接,進水管(202)連接在穩流筒(201)的側下端,數組進水管(202)穿過主池體(101)側壁的外端共同的連接有進水連接管(203),進水連接管(203)的進水端連接有進水閥(204),穩流筒(201)內腔底端開設有底過孔(20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穩流筒(201)的側壁均勻的開設有數組出水口(205),每組出水口(205)的下方都設有出水拖槽(206),出水拖槽(206)固定連接在穩流筒(201)的外側壁。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清污組件(3)還包括主旋孔(301)、驅軸座(306)、集成帶輪(309)、驅動電機(311)和驅動皮帶(312),主旋孔(301)開設在頂連接板(103)的主體中,主旋軸(302)的軸體穿過底過孔(207)后的頂端旋轉連接在主旋孔(301)中,主旋軸(30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數組底連接臂(303),刮板(304)固定連接在底連接臂(303)的底端,主旋軸(302)的軸頂端還插接固定有旋轉帶輪(305),驅軸座(306)開設在頂連接板(103)主體前端,驅軸(307)的軸頂端旋轉連接在驅軸座(306)中,側連接座(104)的主體內還固定連接有內旋座(308),驅軸(307)的軸下端旋轉連接在內旋座(308)中,集成帶輪(309)插接固定在驅軸(307)的頂端,集成帶輪(309)與每組旋轉帶輪(305)正對的輪槽之間都套接有旋轉皮帶(310),驅動電機(311)固定安裝在頂連接板(103)的頂端,驅動皮帶(312)插接固定在驅動電機(311)的轉軸中,集成帶輪(309)與驅動皮帶(312)正對的輪槽之間套接有驅動帶輪(313)。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分流組件(4)還包括分流管(401),分流管(401)連接在主池體(101)側壁的下端,分流接管(402)的進水端與分流管(401)連接,分流接管(402)的出水端連接有分流閥(403)。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放污組件(5)還包括底集成帶輪(501)、底蓋(503)和絞龍軸座(510),底集成帶輪(501)插接固定在驅軸(307)的軸底端,底蓋(503)蓋接在放污管(502)的底端,絞龍軸座(510)開設在底蓋(503)的主體中,絞龍(504)的軸下端旋轉連接在絞龍軸座(510)中,絞龍(504)的軸底端插接固定有絞龍帶輪(505),底集成帶輪(501)與每組絞龍帶輪(505)正對的輪槽之間都套接有底連接皮帶(506),出污連管(508)的進水端與出污管(507)連接,出污連管(508)的出水端連接有出污閥(509)。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可高效且節能的對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轉移裝置,包括池體組件、穩流組件、清污組件、分流組件和放污組件,池體組件包括主池體,穩流組件包括穩流筒,清污組件包括主旋軸,分流組件包括分流接管,放污組件包括放污管、絞龍和出污連管;
數組主池體并排設置,每組主池體的底部都連接有出污孔,穩流筒位于主池體內頂部,主旋軸豎向的旋接在主池體內部,主池體的前端連設有可旋轉的驅軸,主旋軸的底端連接有刮板,且刮板與主池體的內腔底面貼合,數組主旋軸的軸頂端都與驅軸的頂端傳動連接,分流接管與數組主池體的側壁下端連接,放污管固定連接在出污孔的底端,絞龍豎向的旋接在放污管內,且數組絞龍的軸底端都有驅軸的底端傳動連接,每組放污管的側下端都連接有出污管,出污連管連接在出污管之間。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使用過程如下:
待處理的污水可自外部進入到穩流筒內,并通過穩流筒的緩沖穩壓后,自各組出水口與出水拖槽分散式的排入到主池體的內腔中,可防止污水中的污泥雜質集中的堆疊在主池體內腔中的某一處;
進入到主池體內的污水經過沉淀靜置后,會形成上層水體與下層污泥;
此后,可通過開啟與分流接管連接的閥門將主池體內上層的水體放出,將含有污泥較多的水體保留在主池體的內腔中;
隨后通過可旋轉的驅軸可帶動主旋軸的旋轉,從而可帶動刮板在主池體的內腔底面做刮擦動作,將主池體內腔中殘留的污泥與水體形成均勻的混合物;
且在驅軸旋轉的同時,還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絞龍的旋轉,可防止污泥與水體形成的混合物堵塞在出污孔與放污管的接口處;
并通過開啟與出污連管連接的閥門,可高效且快速的將主池體內殘留的污泥與水體形成的混合物排出,從而可高效的對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進行分離以及轉移。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池體組件中設有數組并聯的主池體,通過同一驅動機構可帶動不同組別的主池體內的主旋軸與刮板的旋轉,集成化的對沉淀在主池體內腔底面的污泥進行刮除轉移處理,高效環保;
(2)且本發明在每組主池體內頂端還設有穩流筒,可使得外部待處理的污水在進入主池體前,可先進入到穩流筒內,經過穩流筒可形成緩沖穩壓的作用,并且通過開設在穩流筒側壁的數組出水口與出水拖槽,可均勻的將穩流筒內的污水環繞式的分散到主池體內腔中,防止污水持續的沖擊主池體內腔某一點,形成污泥的堆疊情況;
(3)本發明在池體組件的底部還設有放污組件,可使得在驅軸帶動主旋軸旋轉的同時,同步的帶動絞龍的旋轉,絞龍在旋轉后,既可防止污泥在放污管中形成堵塞,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殘留在主池體內腔中污泥的排出轉移過程。
(發明人:戚華軍;鄒玉泉)